当前位置:陆晨书院>玄幻魔法>盛唐挽歌> 第30章 猪不能一次杀完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0章 猪不能一次杀完(2 / 3)

……

河源军驻地内某个不起眼的签押房里,方重勇与王忠嗣二人对坐,正在喝散茶泡好的茶水。签押房外是何昌期带着亲兵守在四周,不许闲杂人等靠近。

“你有什么想说的,只管说便是,不要搞那些拐弯抹角的。”

王忠嗣微微皱眉道。

“岳父,按你的想法,大唐能不能灭掉吐蕃?”

方重勇沉声问道。

“如果吐蕃内部不生动荡,恐怕灭吐蕃无异于痴人说梦。”

王忠嗣叹息道。

他父亲王海滨就是死于吐蕃人之手,最了解吐蕃人的就是吐蕃人的死敌。王忠嗣便是大唐将领当中对吐蕃人最了解的那一批人。

“吐蕃自松赞干布开始便一直持续改革,各地反抗不断,后又有论钦陵之乱,家族叛逃大唐,又岂能说没有动荡呢?哪怕是现在,吐蕃赞普年幼,形同汉献帝,国内两派左右互搏,又岂是没有动荡?”

方重勇毫不客气指出王忠嗣话语里面的弊病吐蕃不是没有动荡,而是内部几乎从来就没完全安定过!

你要说什么时候是动荡,那现在就是的!可是这丝毫不妨碍吐蕃人出兵陇右!

“那你以为如何?”

王忠嗣好奇问道。

“高原气候冬季严寒,夏季湿润,可供养数百万人。唯有吐蕃领地气候恶劣了,土壤肥力消耗殆尽了,支持吐蕃贵族的那些奴隶无法生存了,吐蕃才会不战自乱。

这个时间,迟早都会来,只不过我们有生之年未必能看见而已。”

方重勇意有所指的说道。

“确实……你说的言之有理。”

王忠嗣点点头,没有否认方重勇的看法。

事实上,这一类的事情例子很多。譬如说秦汉时关中沃土,膏腴之地。到了盛唐的时候,关中歉收是常有的事情,土地肥力被破坏殆尽而已。

既然前面有关中的例子,后面有吐蕃也不是啥稀奇事情。王忠嗣家乡就在关中的华县,对于这种情况并不陌生。只不过这个过程,要按百年来算,他跟方重勇都很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。

“岳父,只怕有生之年,吐蕃很有可能都无法被消灭,想不承认这一点都不行啊。”

方重勇耐心劝说道。

“好吧,那你说了这么多,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?”

王忠嗣皱着眉头问道。

“岳父,依你之见,大唐与吐蕃的边界在哪里?”

方重勇压低声音问道,这种问题有点犯忌讳。

不过他需要通过这个问题,来判断王忠嗣对于大唐与吐蕃地缘格局的认识。

“夺回吐谷浑故地。”

王忠嗣一字一句的说了七个字!

妥了!看来这一位对于吐蕃与大唐之间的地缘格局认识很清醒嘛!

方重勇心中大喜,却是面色平静说道

“既然如此,那岳父以为,如果完全夺取了吐谷浑故地,那么圣人会如何?边军会如何?谁能劝说圣人,告诉他大唐的边界就在这里了?

如果不能继续开疆拓土了,那么边军的编制是不是要砍一砍?边将的功劳是不是要压一压?军费是不是要减一减?”

王忠嗣顿时愣在原地。

没错,你是很能打,一直在开疆拓土。一口气收复了吐谷浑故地,打得吐蕃人不敢北上!

然后呢?然后怎么办?跟基哥说大唐的边界最远就是这里了?还是继续硬着头皮向西南面进攻,爬上青藏高原,与吐蕃人血拼?

万一基哥询问能不能灭吐蕃,伱怎么回答?万一吐蕃人反扑回来,夺取一些关键的战略要地怎么办?

要知道,即使是现在这个战线,吐蕃人在后勤上也是占据绝对优势的。要是继续推进的话,唐军补给线会拉长到不敢看,到时候需要多少军队去保证补给线安全?

既然已经认识到吐蕃现在根本“杀不死”,那么就没必要一次性的把可以拿到的地盘全拿了。否则,功成名就之日,就是长安天子卸磨杀驴之时!

王忠嗣端起桌上的茶碗,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,深吸了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。

“岳父,我们这样的边将,就像是在给圣人在边镇放牧的牧民一样。

没有哪个牧民,是一口气把自家牛羊全部杀完拿去待客的,是不是这个道理呢?”

方重勇将王忠嗣还回来的那封信,又再次推到对方面前,暗示王忠嗣在信上署名后送去吐蕃那边。如果不是为了让王忠嗣署名,方重勇完全可以自己绕过王忠嗣送信,先斩后奏。

看到对方还在犹豫,方重勇又继续加了一把火说道

“此番夺回了大通,又新占了亹源与祁连草场这两块吐蕃人突出到唐军防线里的肉中刺,边军对圣人也算是有所交代了。

至于军令这边,岳父可以说是河西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